防止非法中介陷阱 保护消费金融安全
近年来,防止非法“代理退保”、中介“代理维权”、陷阱消费“债务减免”等非法中介活动频发,保护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金融合法权益,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。安全这些非法中介机构以“专业权利保护”、防止非法“全额退保”、中介“无条件债务减免”等噱头吸引消费者,陷阱消费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沉重的保护陷阱。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(以下简称“民生信用卡中心”)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,金融防止非法中介陷阱。安全 一、防止非法“代理退保”——穿着维权外衣的中介敛财陷阱。 非法中介机构最常见的陷阱消费做法之一就是“代理退保”。犯罪分子诱使消费者以“全额退保”、“代理退保手续费”的名义委托其办理保险退保,主要手段包括: 1. 虚假承诺。犯罪分子谎称可以“全额退保”或“拿回更多钱”,诱使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。 2. 伪造材料。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证据、恶意投诉等方式损害消费者的信用记录。 3. 收取高额费用。成功代理退保后,犯罪分子收取的服务费远高于市场标准。 二、“代理维权”——以维权的名义进行诈骗。 “代理权保护”是非法中介机构的另一种惯例。他们以“帮助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权利”和“解决债务问题”的名义“保护自己的权利”。事实上,他们通过以下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: 1. 煽动情绪。犯罪分子利用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不满,夸大问题的严重性,煽动消费者采取过度行为。 2. 收取高额的服务费。在所谓的“权利保护”过程中,犯罪分子收取的费用远远超出了合理的范围。 三、“债务减免”——虚假承诺背后的法律风险。 非法中介机构以“减免债务”、“无条件解除债务”等承诺吸引消费者,实际上通过以下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: 1. 前期费用高。犯罪分子要求消费者支付大量的“服务费”和“咨询费”,但实际上并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服务。 2. 伪造协议。犯罪分子通过伪造债务减免协议来欺骗消费者的信任。 3. 转移资金。犯罪分子诱使消费者将资金转入其账户,然后拉黑消费者,卷钱逃跑。 上述行为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,而且可能使消费者面临法律风险,陷入更大的困境。在此,民生信用卡中心温馨提醒您: 1. 增强风险意识。消费者要警惕“全额退保”、“无条件减免债务”等承诺,不要相信陌生的电话和网络信息。 2. 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。遇到问题应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机构的正式渠道反映和解决,不得委托身份不明的中介机构。 3. 保护个人信息。不易向他人披露身份证号码、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,防止信息泄露。 4. 学习金融知识。通过正规渠道学习金融知识,提高识别非法中介的能力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合肥工业银行分行“地球一小时”诠释绿色金融责任
- 盒马握紧拳头,挥向山姆的下一个位置
- 阳原:“送法进村”保护妇女权益
- 提线木偶戏《哪吒绝地反击》成功创排
- 浦发银行合肥分行风险提示:防范非法金融活动,保护您的财产安全!
- 周末大风有多强?如何保护?重要提醒→
- 福建泉州:馆校合作让书香触手可及
- 2025年晋江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
- 首次亮相比亚迪赛车场“不按套路出牌”,安全培训升级体验
- 阳原:“送法进村”保护妇女权益
- 华夏华润商业REIT:梅阿敏担任华润商业资产总经理,王磊担任润鑫商业投资总经理
- 泉州第一季度出口邮件44.62万件 同比增长109%
- 赢商周报:五一档30+购物中心开业;青岛推出千万级奖励支持电影经济发展;上海“五五购物节”启动
- 2025年晋江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
- 2025年,全市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启动
- 中金印度消费REIT:邱延冰,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
- 平安人寿安庆中心分公司与大南门派出所联合举办主题观影活动
- 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开始申报
- 广州有404家首店,天环和东方宝泰都能打!
- 餐饮业正在悄悄为关税大战买单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